不知在哪裡看過這麼一句話~~
旅行總是...偶爾回首...偶爾仰望...偶爾遇見...回首那路過的景致,仰望那湛藍的晴空,遇見那未知的風景
不往前,你不會知道前方會有什麼驚喜,哪怕只是一個轉彎,快門按下那剎那,就是一幅永恆的照片,就像這幅一樣~~
我們離開美麗的哈斯達特後,要前往阿爾卑斯山下另一個湖區小鎮-聖沃夫岡,順便在這裡享用午餐..
從哈斯達特到聖沃夫岡湖區約37公里的路程,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可到達...沿途看著阿爾卑斯山腳下的風景好不愜意
到了聖沃夫岡在這個停車場停好車後,我們要走路進小鎮午餐去~~
聖沃夫岡位於阿爾卑斯山下的鹽湖區Salzkammergut薩爾茲卡瑪古,在薩爾茲堡Salzburg州,上奧地利州和斯泰里亞州的交界處,所以,
這裡離下午點要去的薩爾茲堡不遠喔..
我們一群人隨著冠君漫步在這小鎮準備吃午餐去
這裡的房子跟哈斯達特很像,都像這樣鵝黃,粉紅,粉綠的顏色...一整個很粉嫩
就這麼的左彎右拐的,我們到了位於街角的這家餐廳
這個餐廳位置很不錯,落地窗往外望出去是沃夫岡湖喔
這時冠君在統計大家要喝什麼飲料,不外乎是啤酒,果汁,可樂...有時會有紅白酒喔
看吧...餐前湯又是這種像麵條的湯,不過今天的沒有那麼鹹耶
主菜是雞胸肉米飯,米飯就像泰國米一樣,"粒粒分明"但是雞胸肉很好吃,不會很乾澀,配上Sauce還真是好吃
甜點是肉桂蘋果派~~真是太好吃了,濃濃的肉杜香配上奶油一入口,就是那麼的match
在奧捷吃飯都算快速,就這樣簡單的三道菜就結束了,吃完飯後大家可以隨意在這小鎮拍拍照,寄寄明信片
在預訂時間內返回停車場
環繞沃夫岡湖區有三個小城, 湖的北部是沙夫山 (Schafberg),在湖的南岸有一條公路連接聖吉爾根(St.Gilgen)這裡也是莫札特母親的故鄉
現在這裡有個莫札特的紀念館,和巴德伊舍(Bad Ischl)在湖的東面有一條公路通往聖沃爾夫岡 (St.Wolfgang),
其中規模最大、人口才兩千多的正是位於北岸的聖沃夫岡 (St. Wolfgang)小鎮,也就是我們現在來的這個地方
團員在這裡看到郵筒,很多人都在此立馬寫好明信片,買好郵票後把這裡的美好寄回台灣給自己,或好朋友們分享
當然也包括我囉~~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聖沃夫岡教堂又稱為朝聖教堂,是這小鎮居民的信仰中心
教堂內的主祭壇是名雕刻家米夏埃爾.帕赫(Michael Pacher)於1471~1481年間的鉅作,傳說在西元972年聖誕節,
一位名叫沃夫岡(Wolfgang) 聖人來到此地修行時,有一天,他聽到神諭說:「Wolfgang 用手擲斧,在斧頭落下的地方建一座教堂。」
聖人依據神的示諭在擲斧落下之處,也就是小鎮的中心建立了「聖沃夫岡教堂」
湖畔以白色教堂高塔為中心,是西元976年由雷根斯堡(Regensburg)主教在臨湖建立的羅馬式教堂
來到聖沃夫岡也一定不能錯過這個白馬酒店了, 它是小鎮上最著名的4星級酒店,百年來經營不曾易主,還真得是百年祖傳老店呀
話說我們此行本來也有機會入住這家酒店,可惜它在我們出發時要為期一個月的內部整修,所以只能錯過~但住在哈斯達特也是最美的選擇
白馬酒店很多人慕名而來的原因是因為,1896年作家 Oskar Blumentha l和 Gustav Kadelburg 來此短暫居留時,創作浪漫愛情喜劇。
1930年由奧地利作曲家拉爾夫‧貝納茨基(Ralph Benatzky)寫成歌劇《沃爾夫岡湖畔的白馬酒店》﹙Im Weissen Rössl﹚,同年在柏林大劇院上演。
二十世紀之後這齣浪漫喜劇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在美國紐約百老匯與英國倫敦西區劇院上演,在倫敦劇場創下連續上演651場的新紀錄,
在國際間也曾數次被翻拍成電影,之後這齣浪漫喜劇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白馬飯店因此名揚四海
白馬酒店面對沃夫岡湖的這面是鵝黃色的,不同於後方的紅色,這樣的顏色在湖區更顯得柔和
Salzkammergut (薩爾茲卡瑪古)有76個冰河湖泊,其中的四大湖(特勞恩湖、阿特湖、月亮湖和沃夫岡湖)猶如四大明珠
公認最美的湖泊就是我們來的這個沃夫岡湖(Wolfgangsee)湖面會隨著季節不同而呈現藍或綠,就像寶石般璀璨奪目
難怪這裡是中世紀的文人墨客還有最權威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公貴族們最愛的渡假聖地
196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真善美》),一開場的明媚風光便是在這一帶取景拍攝,
湖光山色美景讓人印象深刻
紀念品店的小東西常常是會讓人失心瘋的地方
漫步在小鎮,看著許多餐廳,咖啡館,特色商店林立,也讓這小鎮更增添風采
這裡不只有白馬酒店,還有白鹿飯店,及開在白馬對面的黑馬飯店,真得很有趣,當然再怎麼樣,白馬酒店還是大家最想住進的酒店
今天跟表弟竟然穿成情侶裝一定要合拍一下的,呵~~~
聖沃夫岡有著跟哈斯達特不太一樣的湖光山色,一樣的是同樣在阿爾卑斯山腳下,一樣有著大自然的迷人風光
同樣有著千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同樣為自己房子做不同裝飾,讓人印象深刻,當車子離開小鎮行經這裡遠眺對岸的聖沃夫岡教堂
此景令人留戀~~這份美好將保留心中,我們要再往下個美好前進-薩爾茲堡
來到薩爾茲堡要先前往米拉貝爾宮殿花園
薩爾茲堡(Salzburg)因為莫札特而不朽,但這裡也因為電影The Sound of Music<真善美>而更聲名大噪
導演勞勃懷斯以薩爾斯堡的風光作為整個故事的拍攝背景,其中的米拉貝爾宮殿花園因在電影中露臉,讓大家為之驚艷
來到薩爾茲堡一定會想到這個美麗花園逛逛
這座有著噴泉、雕塑、花園、的巴洛克式宮殿花園,建於1606年,大主教沃爾夫‧迪特裏希‧馮‧萊特瑙(Prince Archbishop Wolf Dietrich)
為了他的情婦莎樂美‧阿爾特(Salome Alt)而建,各取兩人名字一部分,合成「阿爾特瑙」(Altenau) 為此園命名
後來大主教因為激怒了羅馬教廷而遭到解職囚禁, 這裡更名為米拉貝爾(Mirabell)
幾何的對稱花園內,宮殿,繽紛的花卉圖案,希臘雕像,中央的大型噴泉,層次豐富,襯托出這花園的恢宏氣勢
17世紀時,由義大利雕塑家奧塔維奧莫斯托(Ottavio Mosto) 創作的四組雕塑
分別代表了四種不同的天然元素:風,土,水,火,講述著希臘神話故事
具有300多年歷史的宮殿花園,當年莫札特也曾在大廳裡為主教演奏過
來到薩爾茲堡就像是把自己帶進音樂殿堂裡,這不.....在花園裡我們遇見了一場小型的音樂演奏會
我們就來聽一小段
在花園大門口這裡,如果你有看過真善美這部電影,一定會覺得很眼熟
圖片擷自網路
是不是一樣,這裡是真善美女主角瑪麗亞帶著7個小孩高唱Do-Re-Me的場景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重溫一下真善美的片段
一開始的湖光山色是我們稍早去的沃夫岡湖一帶取景的,中間瑪麗亞帶小孩唱跳Do-Re-Me的場景
也正好可以清楚看到我們待會要去的舊城區霍恩薩斯古堡
莫札特一直是薩爾茲堡的音樂象徵,但也因為這部電影讓大家嚮往薩爾茲堡的綺麗風光
走在這裡能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氛圍在空氣中漫延,眼前的花園及遠方的古堡,讓這一切如夢似幻
讓人不由自主的也想高唱那簡單的音符Do-Re-Me
<待續>
更多奧捷夜未眠文章: